冒力的申请总结
姜勖,电子11级,UMich-ECE MS-IC & VLSI
ECE, CE
美国
0. Foreword
出国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有付出,有取舍,当然也有收获,而且就如同《北大飞跃手册》中所说的那样:“出国绝对不是人生辉煌的一条必经之路,事业上的成功不取决于你有没有出国,而全在于个人能力和决心”。不过,既然选择了出国,就坚定地走下去,择善固执,天道酬勤。
1. Introduction
关于SEUer出国General的相关内容,《SEU 2014飞跃手册》以及本手册中大家都详细地提及了,另外本手册“2015飞跃群-申请交流会”部分中更是有详细的资料,在此就不多说了。
(附上我在交流会“选校 & 文书”+“电子方向”的PPT和讲稿)
在这里,我主要结合个人的申请经历,以EE & CE & ECE方向为主,分享一些共性的申请经验以及个性的申请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在申请中少走弯路吧。
2. Applications & Results
- GPA: 3.88 (91+)
- TOEFL: 106 (R 29+L 23+S 26+W 28)
- GRE: V 154+Q 170+AW 3.0
申请结果:
- AD:
ECE MS@UMich (Accepted)
, ECE MS@Gatech, EE MS@USC, ECE MS@UCSB, ECE MS@UMD, ECE MS@UCD, ECE MS@Duke, EE MS@UPenn- Pending: ECE MS@CMU, CE MS@Columbia
- Rej: EE MS@Stanford, ECE MS@UT-Austin, ECE MS@UIUC, CSE MS@UMich, EE MS@UCLA, ECE MS@UCSD
因为还没有学术的觉悟,所以都申请了硕士的项目。随着出国大军人数的逐年增加,以前申请难度较低的自费硕士项目,对于某些性价比较高的项目来说,难度一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按照往年类似背景的前辈们的申请结果来看,排除人品因素,什么样的背景决定了能申到什么样的学校,这个规律还是八九不离十的。在此非常感谢《SEU 2014飞跃手册》中分享申请经验的学长学姐们,也建议大家好好利用现有的两本飞跃手册内的数据,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能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3. Advice on EE & CE & ECE
因为打算结合个人申请经历叙述,故下文叙述对象均以美国硕士申请,尤其以电子工程方向为叙述对象。(内容系subjective,故辩证吸收吧。。。)
首先,我想重复一遍我在交流会中关于选校 & 文书的一些观点。选校,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简单地copy一下前人的选校名单,或者把大众情人校都申一遍。尽量不要花超过一周的时间,应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同时进行的背景提升或者后期的文书准备上。文书,是申请阶段中不可疏忽但仅是锦上添花的部分,效果难以预估与把握。如果离申请季还有一段时间,建议大家不要过早开始准备(如果打算套磁则另当别论),提升GT及个人背景实力才是目前阶段最重要的;如果已经是申请后期,建议大家还是要认真对待,尽量不让其成为短板,而且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然后,以申请结果为引子,分享一些个性的申请注意事项吧。受“成功的方法千千万,而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的启发,在这里主要谈谈后者~~~~(>_<)~~~~
- UT-Austin。当时申请的是ECE下面的CAEP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Computer Architecture。该项目的性价比相当之高,并且其处于硬件的天堂德州,貌似除了热就没有什么不好的了。但是,这个项目的录取难度一直很大,PhD和MS在一个pool里审核,录取人数较少,其中多数来自ZJU & SJTU & FDU。(见地里2012+2013年统计贴)。其实,如果对做硬件不抵触,想成功申请UT-Austin还是有其他性价比不错的选择的,比如ECE下面的ICS (Integrated Circuits & Systems)项目,这个项目主要还是做数电(模电有,但不是主流),录取难度略微小些,虽然对选课有一些限制,但是很实用很交叉,经常跟CAEP的一起上课。所以如果对做Digital Circuits & VLSI感兴趣,考虑到当前硬件方向找工作的不易,ICS真的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 UIUC。绝对的科研牛校,US Supercomputing & Parallelism的研究基地。他家的硕士项目比较特殊,是基本上都给奖学金的,也就意味着是学术性质并且有导师的,属于出了名的难申,每年reject雨的时候地里都是一片哀嚎。UIUC ECE本科的小伙伴爆料,UIUC的ECE MS倾向于录取本校的学生(大牛除外),他们一般都是本科就跟着导师做项目了,然后就顺理成章了,其他录进来的都有很强大的三围和科研背景。所以,如果前期没有成功套磁到UIUC教授的话,还是建议将其视为彩票项目。
- UMich。当时同时申请了ECE和CSE的项目(他家可以同时申请),track分别是IC & VLSI和Hardware,果然CS还是相当难转的。。。UMich更侧重学术(就业受其地理位置影响),研究方向比较硬,从其EECS大系培养,并且CSE下面有Hardware和VLSI CAD两硬件方向可以明显地看出。如果对硬件感兴趣,但又没有决定是否转CS的话,可以ECE和CSE同时申请,增大成功几率,并且在最后做决定的时候留有更多的余地。另外,ECE下面分EE和EE: S两个项目,是分开招生的,这里想说一下EE: S下的Robotics方向。UMich近几年一直在建设其Robotics Institute,从今年开始招收第一批MS,因为资源整合,EE: S下的Robotics方向已经不招生了(经今年申请的小伙伴爆料,他们最近刚收到来自UMich的道歉邮件),不知道CSE下的Robotics方向如何(估计是类似的情况)。所以,如果对Robotics感兴趣的话,以后还是建议直接去申Robotics Institute的项目就行了,而且UMich不同院系项目应该是能同时申请的,并不影响ECE和CSE的申请。(最后附上五大湖区惨无人道的大雪TAT。。。)
- UCLA。申请的是EE下的Circuits and Embedded Systems方向,UCLA的EE是分方向招生的,录取难度各不相同,入学后转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有Abidi和Razavi等众大神坐镇,UCLA的模电一直是其镇系之宝,而做数电的老师实在很少,据不完全统计可能就只有做高速数字及混合电路的Chih-Kong Ken Yang,做CAD & Synthesis的Lei He和做DSP和Digital Communication Circuits的Dejan Markovic了,另外纯数电的相关课程也不太多。所以,虽然不知道UCLA看不看文书,但如果对电路感兴趣,最好还是把自己的兴趣往模电写,另外,网申系统选方向的时候也尽量选模拟的方向,不要被网申系统内列出的众多的数字电路方向所迷惑了;另外,如果实在对模电不感兴趣,建议多往嵌入式系统写,稍微偏软些,少用数字电路等关键词,这样可能成功率更大些,当然上述所说的均未经考证,大家辩证吸收。模电方向的确非常难申,但是或许会比UCLA做的较少的数字电路方向更容易申到(可能就不怎么招对数电感兴趣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_=。。。),所以,当电子科大某大S大神同选Digital IC被拒后,也就释然了。。。另外,想说一声UCLA CS下的情况,大家视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吧。UCLA的CS当然是非常难申的,但是我这里想说的是VLSI在UCLA的特殊情况。VLSI CAD和Embedded有一部分是在CS下面的,其实很多学校会把其归于CE的范畴(足以见UCLA EE方向有多硬了),更奇葩的是挂在EE网站下实验室的某老师居然是CS系的,带的也都是CS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也会挂在EE下面。。。在这里提醒大家申请的时候注意这个细节,在选择项目和感兴趣方向的时候,同时看看CS和EE的情况(他家EE和CS应该是只能选其一申请的),再根据自身实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尽量避免遗憾的发生吧。
- UCSD。申的是ECE下的CE项目,UCSD最近几年应该是越来越难申了,学校的实力也在不断壮大,可能是高通的带动作用吧。。。ECE下的CE项目在去年的手册中就有提到,录取标准相当诡异,不过项目的质量的确很高,而且选课自由,如果对数电和偏软部分感兴趣,还是建议申请。不过,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下CS下面的CE项目,内容和ECE下的差不多,不过更偏软些,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可能更好,但是神奇的是录取难度比ECE下的CE要小很多。因为UCSD可以申请多个项目,所以建议同时申请,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录取的成功率。
- CMU。虽然ECE项目不是CMU的招牌项目,但因为大CMU非常好找工作(其实大部分ECE的出来还是找软件的工作。。。),录取难度一直相当大,而且贯彻CMU的一贯作风,不是完全看三围的,项目研究经历和文书应该都是其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今年fall的结果早发完了,也发了很多SV校区的SE,但是spring的结果貌似一直迟迟未出。。。所以,因为CMU可以申请多个项目,建议大家还是多多申请其他非ECE项目,不要错过了其他可能性。
- Columbia。申请的是CE项目,到目前都还没有消息。。。当时就根据课程喜好申请了他家,没有详细去了解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基于今年录取情况,辅以小道消息,这个奇葩项目可能比Columbia的CS还要难申,而且录取人数很少,应该不是Columbia的主流项目。其实到目前为止获得的信息不多,所以只能建议大家申请Columbia时,慎选CE项目。
- Gatech。他家能录取其实很令我意外,因为官网上明确写着录取标准是AW3.5以上,而我的AW只有3.0,也听爆料说AW3.5以下的确在申请时是不予考虑的。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插曲,其实Gatech第一次发给我的是一封拒信,秉着“死也要死得明白”的原则=_=,我给小秘发了一封邮件询问是否是由于AW不到3.5而没被录取。结果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我收到了小秘的邮件,说把录取结果发错了,其实我是被录取的。。。我当时瞬间就震惊了,这也能乌龙啊。。。分享这个小插曲的目的有二:其一是鼓励大家要自信,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我不发邮件询问小秘,我并不知道还会不会知道录取结果发错的事实,所以与学校保持联系是有积极意义的;其二是告诉大家Gatech说了卡AW,但并不是死卡,去年今年都是有AW3.0的小伙伴被录取的,如果非常想申请Gatech,还是建议去尝试看看,结果真的不好说~不过呢,还是那句话,“成功的方法千千万,而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我的Gatech经历可能不能较好地apply到每个人的情况当中,所以仅供大家参考吧。最后,为Gatech做个宣传=_=,虽然今年我们学校录的人里面实际去的很少(可能是因为其地域原因吧。。。),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Gatech真的是一个好学校,他家的ECE可以相当偏软,ECE下面甚至就有专门设有一个Computer Software方向,另外据说有成功从ECE转到CS的例子,建议对软件感兴趣的EEer申请,曲线救国也会很方便。此外,Gatech找工作的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该学校在academia的实力可能并没有其他学校那么强,但是论在industry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应该是近乎首屈一指的。(能在其中看到东大的影子^_^。。。)
4. Epilogue
最后,很感激在准备GT期间和整个后期申请的过程中,好基友的陪伴,学长学姐的指导和建议,小伙伴间的沟通和帮助,舍友的鼓励,父母的支持,以及某人的常伴,宽容与理解。低调匿名=_=,在此就不@了。。。Here is my sincere gratitude. Wish everyone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