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淇,吴院电子10级,UCLA-EE-MS
2014Fall EE申请总结
写在前面:
我是一个没有太聪明的头脑,没有太高的学术追求,不觊觎国际顶尖大学offer的无公害少女
信仰是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坚持一定会有结果
梦想是环游世界和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
所以请大家自行定位
这是我的申请总结,也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经历了申请初期的迷茫,申请过程中的烦躁,等待结果时的不安以及最终选学校时的纠结,还好,结果是好的,结果是好的,再回首,经历的一切,也就容易的多。
目前为止收到了UCLA,哥伦比亚,密西根,华盛顿,UCSB的ad,都是自己曾经心心念念的地方,都像是我的宝,一个也舍不得放弃。然后就像我po在facebook上的那句话,My final decision is UCLA, it will be a new start and WISH ME LUCK.
一直欠着一篇申请总结,主要还是太懒。感谢于士奇同学 @于海磊 Luffy的督促我终于打开word。想了很久还是采用最最logical 的分点式。有些方面我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好,会有很多想法不成熟甚至有失偏颇,大家看看就好。
关于中介: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这里统一说一下。我是找了中介的(具体感兴趣的同学私聊)。由于大四刚开始的时候托福和导师制项目都在进行中,而且我本身耐心也不够,不喜欢做一些琐碎的工作(这是很大的缺点,要改。。。)。个人认为中介还是对我有很大帮助的。一方面,中介对流程比较熟悉,可以避免一些没必要的失误,另一方面,中介在选校定位的时候手里掌握较多资料,而且承担一定风险(就我来说,在托福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中介我是肯定不敢用南加州和tamu保底的)。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一定要充分参与到申请之中!每一步都要充分参与!!从选校,到文书,到网申。每一步都很重要,因为你,一定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
我的建议:如果有时间精力建议自己完成申请,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极佳机会。但是如果不能保证自己百分之百的投入需要找中介,一定要多方面了解中介(因为申请期间常常听到各种关于中介不靠谱的吐槽),并且掌握所有工作的主动权。
下面是美国研究生的申请要素,我按照我认为的重要程度排序
关于gpa
毋庸置疑,这是申请中最最重要的一项。我也经历过刚上大学时不懂事的阶段,各种社团活动忙的不可开交,考试周前因为准备辩论赛常常12点之后回宿舍。于是大一上的成绩给我敲响了警钟,之后,了解过一些学姐学长的出国情况后,我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曾经天真的以为上大学就是要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活动,美国需要有能力有爱好有活动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其实不然。一个拿得出手的成绩依旧占有很大的权重,甚至在美国申请中具有决定性因素。在这里我不是鼓励学弟学妹们把学习和gpa作为大学的唯一追求,这样的大学生活毕竟无趣,而且过了申请门槛来到美国会有太多的不适应,我想说的是,作为学生,学习,是一件份内的事情。最终我前三年的均分88左右。这个分数虽然不是什么太高的分数,但是在吴健雄学院是不容易的,对于我这个无公害少女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我的建议:请在overwhelmed by 各种社团学生会活动之前,一定要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果以后不是走科研道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overwhelmed by 各种社团学生会活动会让你的大学生活变的充实而且有意义。
关于G,T
托福是我的硬伤。首刷98觉得还不错,就放下了决定考完G大三暑假去美国回来再继续刷。结果。。。结果。。。就悲剧了。虽然也又花了一些时间,但是事情太多难免分心,好像再也没有第一次准备托福时的专注和认真。由于第一次的成绩还比较平均,口语23其他都25,所以我这个成绩在98中应该还是有优势的,也就硬着头皮申请了。
GRE 321+3,也是一个无公害成绩。准备gre的过程比托福更加痛苦,不过这个过程是付出和收获完全成正比的一个过程。
个人认为,如果gpa不到90,且不觊觎国际顶尖大学offer的话,这两项成绩过线就好。也就是托福100,gre320就足够了。(之前听说好多加州学校卡托福100,我的亲身经历说明是不卡的,但是建议大家不要冒这种风险,申请时太揪心)。
我的建议:关于这两项考试,我也没有资格提出一些好的学习建议,就说说规划的事情。吴院大一大二地狱般的生活抽出时间集中准备gt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大三是关键时期,有人提出先g后t这样t会容易一些,但我还是觉得要按部就班,从易到难,并且一鼓作气。
关于交流交换活动
我参与过的交流交换活动有:
- 长三角八校联盟夏令营
- 中美大学生文化沙龙活动
-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交换学习
- UCB summer session
之所以将这一项写在前面,因为我认为在我三维都不突出的情况下,上述经历无疑是我取得比较满意申请结果的极大的促进因素。这些经历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但是至少我在告诉美国的大学,我是有能力适应不同环境和背景下的学习的。其实除了申请之外,对于个人来说,我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的朋友。我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我们只能经历一生,但是我们可以走近无数人生。通过和他们的交谈,你会发现原来人生还会有这么多的精彩,你会发现世界好大。同时你会惊讶原来你与这个和你好像平行的人生又有这么多的交集,世界又变的那么小。我们都很期待下一次相遇,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机会再次相遇。
我的建议:交流活动会丰富你的世界观,而交换学习对申请有着极大的帮助,一定要把握机会。(画外音:学校近年交换机会越来越多学姐强烈的感到生不逢时)。
关于科研经历
这也是申请中极很重要的一项了。吴健雄学院给我们配备的大一大二的学习导师和以及大三大四的专业导师显然让国党们受益匪浅。我大三一年在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与实验室三维石墨稀项目。
选择mems完全是出于兴趣,申请却不是为所欲为的事情了。实际做项目中发现所做的是事情其实和传统意义上的ee关系并不是很大,为了拓宽申请广度,我在ps上还是主要写了我们大二的课程设计。由于大二下在台湾交换,我所交换的国立中央大学并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所以我就在短学期开始了特别苦逼的,开始了漫长的,写代码和泡试验室调试的过程。我做的课题是智能家居用系统,设计时难度较大,一个人做少了很多的投机取巧,所以做成之后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我的建议:根据大家的申请状况来看,论文(尤其是水论文或者二作三作)对硕士申请结果没有太大影响,不必强求。但是一定的实验室和科研经历是必要的,这也是三维数据之外最主要的考量因素。科研经历和申请方向要尽量高度匹配。
关于推荐信
申请美国研究生三封推荐信尽量都是学术方面,美国研究生申请对你丰富的社会活动没有很大兴趣。我找的三位老师分别为:
- 孙立涛教授,大三大四专业导师
- 胡仁杰教授,大二课程设计老师。
- 邱煥凱教授,台湾电子学老师。
三个老师,分别展现科研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学术能力。
我的建议:近年来推荐信的重要程度一直下降(原因大家都懂),没有强推的话差别不大。所以不要为了老师头衔找一些不熟的老师,老师一定要认识你,了解你。有海外背景的老师优先考虑。
关于竞赛
参加过不多的竞赛,拿到奖的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robocup机器人大赛,以及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个人觉得对申请有帮助的也就数模美赛了,毕竟是一个国际竞赛,而且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国际竞赛。其实我没有参加数模的校赛国赛,是没有资格参加美赛的,但是事实证明厚脸皮找陈恩水老师软磨硬泡还是有作用的。而且数模美赛的20页英语论文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
我的建议: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是没错的,但是如果像我这样天赋不大一定要抓住数模美赛。
关于实习
上学期申请工作基本完成的时候去了国电南自实习两个月,其实工科申请的话实习的意义不大,我是完全为了找点事情做。
我的建议:该做的做完了之后,实习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Finally:
写给自己: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某一个选择而有剧烈的起伏。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决定因素是你是谁,而不是你在哪里。
写给你们:
申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借用电子小神童 @祁杰(337885728) 特别有道理的那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并且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in the end. If it’s not okay, it’s not yet the end.
写给我们:
也是最近看到的一句话。We’re so young. We can’t, we MUST not lose this sense of possibility because in the end, it’s all we have.
感谢申请过程中给我提供过帮助和支持的所有人,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