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总结
熊宽晨,吴院电子11级,Lehigh-EE Ph.D.-RF Devices
EE
美国
现在回想起申请季,是考托福、去日本开会、申请交换、6门选修课挤在一起的日子。
我最后的这个申请结果应该主要归功于我最后一学期到美国理海大学的交换。
关于申请博士的一些体会,现在回忆起来都有些模糊,请参照锐神up在优酷上的那个视频,是我还在理海,结果刚出来一个月的时候录的,那时候记忆还比较真切。
这里就结合我交换的经历分享下我对申请的一些体会。
1. 为什么要出国?
环境。还记得第一次走在理海校园里那种如置身霍格沃兹般的激动;还记得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故意在雪地上留下深深脚印时的欢愉;还记得春天山花烂漫,樱花在空中飞舞的绚烂;还记得夕阳西下,大大的红日,黑黢黢的远山,瞭望台上的欢声笑语。开车时道路两旁是郁郁森森的原始森林,或是波光粼粼的河流,或是高低起伏的草原。当然,没有雾霾的保护,我出游几次就被晒黑了许多,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人。在美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单纯,中国留学生们互帮互助。除了华人圈,也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地不同人种的教授或者留学生。这种感觉大概就是自己除了是个中国人外,还是个“世界人”。
当然,在美帝会感到寂寞,感到孤单,需要独立自主,但同样的,也没有亲戚在耳边催婚,没有各种行政上的羁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感觉,那就是自由吧。 文艺加抒情完毕。下面来谈点儿正经的哈~
美帝亮点应该是学业上的。在美帝的这学期明显感觉到课业压力更大,学得更加扎实,更加注重工程实践。相比东大的话,大四上学期我在东大选修了6门课,还处理了申请等各项杂事儿。这学期去理海,四门课我就感觉挺累,这感觉应该和@邵帅@张驰在伯克利交换时差不多。当然,高昂的学费也是美帝教学质量高的原因。
2. 如何选校选老师?
我当时的选校是根据地里面一个EE的专排,在前25的学校里面挑了15所申请,然后因为要去理海交换,就顺便也申请了一下,最后一共是申请了16所学校。
除了里海,我还拿到了马里兰大学的博士录取。马里兰去年在EE的专排是15,比理海好了不少,于是我趁着美帝春季学期一周的春假,去了一趟马里兰大学。马里兰大学的学术氛围很好,校园也还算漂亮。但是在马里兰的时候我就发现,马里兰的强项应该是通信方向,基本上之前去马里兰读博的都是信息的学长学姐,电子方向的老师一个是年纪比较大,一个是基本上都缺钱,当然这也是美国大学里面的普遍状况。因为和理海的导师更加match,所以最后拒了马里兰。
记得我在那个视频里也有提到,最了解学校情况的是已经在那边学习的学长学姐。所以当你打开一个学校的Faculty List,发现有上百人,无从选起的时候,不如花点儿时间找个学长或者学姐问一下,也许能事半功倍。
3. 是否需要中介?
我当时并没有找中介,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其实应该找一下中介。
我大一到大三并没有很积极地去了解出国文书写作,选校选老师这些技术细节,导致我真的上手DIY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
很多找过中介的出国党觉得中介挺坑的,但我觉得如果说出国是造房子的话,中介就是搭地基的人。白手起家是困难的,在中介给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难度就要降很多。 当然如果选择大四上出去交换,而同时又要申请的,除非去的是美帝交换,那么中介应该是必须的。
我感觉在MS的申请上,由于我文书上的一些疏忽,申请的EE专排前十名的学校Stanford、CMU、Purdue都没有录取我,也是算申请季的一个遗憾吧。
最后,在此感谢与我一起度过那段申请季和决定季的@刘念泽、@姜勖、@吴旻骏、@朱锐、@吴盛琪、@翛然、@杜杜、@邵帅、@张驰。还要感谢一起在理海交换的所有交换生@田中源,是与他们在理海的缤纷生活让我决定留在理海,继续这青葱岁月。
相关资料:熊博士的总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