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申请总结

陈凌蛟,吴院高工11级,UWM-CS Ph.D.

CS 美国

------不想看学长谈人生经验的请直接跳至第3点-----

闲居又逢连夜雨,偷得浮生半日闲。2014年的申请季结束了,2015年的申请季即将开始。本文将介绍我个人在经历了2014申请季后的一些感悟和总结。不同于20年前出国留学者还是凤毛菱角,今天中国留学生的数目大大增加。因此,网络上已经有了大量的申请资料、申请总结。本文将尽量避免老生常谈,而多说说新鲜的东西。如果可以对以后的学弟学妹起到万分之一的作用,我就心满意足了。

1. 适用人群

本文适用于有志于前往北美进行电子电气计算(EECS)专业方向研究生(Master或者PhD)阶段学习,或者尚未考虑清楚是否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我相信不论去哪里,原则和基本方法都是相通的。但是,我的个人经验仅限于北美+EECS+Graduate,因此对于去欧洲和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同学,本文的内容在细节上未必完全适用。

2. 明确目标:为什么要出国留学?

建议大家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多考虑几件事。第一,我自己长远的人生追求是什么?第二,我对留学所期待的是什么?它在我的人生追求中扮演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第三,如果我的期待没有实现,所付出的代价我可以承受吗?

人生追求是首要因素。有的同学有很高的学术理想,将来想在学术界发展,那么去美国高校、甚至顶尖高校就读PhD几乎成了必然的选项。有的同学想拿美国绿卡,享受美国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逸的生活,在美国读一个好就业的硕士就比较合理。而如果有同学很明确地想在上海、北京发家致富,那么出国其实未必是最好的。留学期待是短期的奋斗目标,也会是大家选择学校的基本参考。代价则是那些不确定是否出国的同学需要仔细考虑的。有的同学家境一般,如果出国读Master后找不到工作,家里就会捉襟见肘。这样的话,出国也不是好选择。

一般来说,研究生阶段前往北美留学是比较好的。第一,大部分同学从未在发达国家学习生活过,研究生阶段大家的心智身体都比较成熟,又不至过分老气横秋无法接受新事物,正适合出去体验人生。第二,北美的教育水平普遍来说高于国内。前50的学校都可以算作世界级名校,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大家的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第三,美国具有较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大家并不一定要在美国拿绿卡定居什么的,但是多一个机会多一个选择,总比待在国内要好一些。

当然,应该强调的是,到底要不要出国都是因人而异的,不可以一概而论。大家还是要从自己的情况出发,分析自己是否需要出国。

3. 学校分析:我该去什么样的学校

选校是申请时的第一大事。总的来说,选校有这么几个主要因素:机构排名、地理位置、学校声誉、学费、专业、小道消息。

学校排名其实是大部分人选校的核心根据,甚至是唯一根据。这倒也无可厚非,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按照排名选校最省事,而且一般也不会出大错。常见的排名有Usnews排名,NRC排名,上海交通大学排名,泰晤士报排名,QS排名等等。世界排名并不大靠谱,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完全依赖。不信的话,大家自己翻翻就会注意到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在某世界排名上,东南大学的engineering比加州理工大学还要好,我都激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具体原因大家自己思考吧。NRC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做的排名,属于比较权威的美国大学排名,但是每10年才更新一次,有些数据落后了,但也可以参考。US News排名是主要的一个依赖。所谓的综排,其实叫college ranking,是本科生排名,大家不用关心。我们一般依据的是根据学科划分的研究生排名。

地理位置是很多同学考虑的一个要素,但是我觉得没那么重要。从找工作来说,现在通讯技术如此发达,各大公司几乎都是从全国各地招人的,地理位置优势只是对当地的小公司而言的。天气确实是个问题,但一般来讲美国室内都是有暖气或空调的,避开有龙卷风等奇怪天气的地方就好了。

学校声誉是个比较虚的东西,更多的看个人喜好。

学费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并不是主要问题,只要在其他条件差不多时才会关注。一般来说,每年的学费在20000到40000美元之间。专业差异其实问题不大。

Computer Science和Computer Engineering的差距对大家找工作的影响很小。当然,PhD申请要另当别论。

小道消息其实是大家最喜欢的。比如今年好几所好学校扩招了,有的同学不知道(比如我没有报加州理工大学,事实证明今年似乎水招了,虽然也不一定能上,但是没有尝试确实是个遗憾),就错过了这个机会。但是这种事情每年都不一定,只能是碰运气了。

说了这么多,上点干货吧。下面重点介绍下我心目中的美国学校的层次和选择。这里的专业方向是CS。

  • 最顶尖大学:

    MIT、Stanford、Berkeley和CMU。CS界的“四大”。他们在CS的每个方向都非常强,有着最厉害的教授和学生。相比之下,MIT的理论稍强些,Berkeley在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方面较为出众,Stanford的研究比较灵活,CMU则在软件开发上当之无愧是翘楚。这四所学校的CS PhD都非常难进,尤其Berkeley,据说从来没有非清北top1-3名的大陆学生拿到过。MIT不招硕士。CMU正统的CS Master也非常难拿,但CMU的授课硕士项目非常多,我今年就拿了MSIN(带小奖)、MSIS、ECE-SV等项目的AD。CMU的授课硕士并不很适合转PhD,这一点需注意。Berkeley近年开设了Meng项目,9个月的授课硕士项目,但同样不容易申请。这一档学校的PhD适合背景较为优秀的同学冲刺,除CMU外其他学校的MS同样也非常难进。如果最终目标是拿硕士在美国找工作,那么CMU众多的MS项目,总有一个适合你,希望很大。

  • 顶尖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IUC、Cornell、Princeton、UW Madison、Caltech、Gatech、UCLA、UT Austin。除了四大,这些学校都属于CS Top 10层次的学校,可以说是顶尖的学校。他们一般至少在一两个领域可以和四大匹敌,而其他方向也相当不错。例如,Princeton在理论方面的实力达到了Top4的水平,而UW Madison的数据库在全球都可以排的上前3。这些学校的CS申请难度都不小,但比四大已经好了很多。

  • 一流大学:

    差不多前30的学校,如UCSD、UCSB、Rice、Duke、Brown等。这些学校本身都很好,但是cs的方向并不很全,有些方向根本没人,所以要稍差些。这些学校可以多申请几所,希望也是大的。

  • 优秀大学:

    差不多前50的学校,如Boston U、U Chicago等学校。

4. 做好准备:争亮点,补缺点

申请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出身、GPA、GRE、TOEFL、推荐信、个人文书、有成果科研/实习、交换经历。

  • 对Master申请而言:

    推荐信>学校出身>GPA >有成果科研/实习>交换经历>个人文书。

  • 对PhD而言:

    推荐信>学校出身>有成果科研/实习>GPA>交换经历>个人文书。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我这个排序的特殊之处。

第一,我不排TOEFL和GRE。根据我自己的实际经历,TOEFL和GRE是达标即可,用处不大。尤其是GRE,考得稍微低点,并不是问题。

第二,推荐信总是最重要的。学术界十分看重“圈子”。如果是国际知名的教授写的强力推荐,比我们自己奋斗多年有用多了。遗憾的是,大多数大陆同学都不具有这个条件。幸运的是,大多数大陆同学都不具有这个条件。

第三,交换经历的用处不大。交换经历的用处在于可以获得推荐信。换言之,是推荐信有用,而不是交换经历本身有用。

第四,个人文书用处很小。我们是工科,从教授到学生的普遍思维都是1是1,2是2,。文书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表明你可以合理简洁地向别人介绍你的志向和潜力,而不是通过个人文书来打动别人。过分标新立异的文书可能反而会让人讨厌。

要做好准备,首要的是要有亮点。GPA较高,或者有成果较好的论文,或者有牛人的强力推荐,或者其他自己开发的亮点。其次,是不能有缺点,尤其是在顶尖甚至最顶尖学校的申请里,明显短板会制约你的申请结果。TOEFL太低(不到100甚至不到90)、GPA太低(没有85)会让你的申请举步维艰。因此,尽量补好自己的短板非常重要。

注意不要犯低级错误。对于SEU的同学而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成绩单不要出现问题。我的申请就被档案馆坑惨了,开具的成绩单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趟一趟的跑还是没有彻底解决。翻译成绩单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有:1.姓名与本人不一致;2.课程翻译名称不正确;3.课程分数不正确;4.课程等第不正确;5.专业名称不正确。非常不幸,我申请时遇到了上述所有问题。特别地,当我发现姓名不一致这个问题时,我已经提交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申请材料!没有任何意外,我被宾大拒了。血一般的教训,希望大家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5. 放平心态:申请就像买彩票

在网上常常看看的一个东西叫做“选校定位”:“我学校是XXX,GPA是XXX,TOEFL、GRE是XXX,获得过XXX奖、XXX奖,我能不能去XXX学校?”。这种问题其实根本无法回答。申请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按照我们的背景,只能说应该可以去哪个档次的学校,但是无法保证一定可以去,更不可能保证一定去某个学校。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抱着买彩票的心态看待申请,就不至于大喜大悲。

6. 几点补充:独立思考是关键

写到这里,其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虎头蛇尾,所以最后想再针对几个常见的问题,提一提我的感悟。

1) 我申请到了XXX学校的ms,我将来打算用这个做跳板接着对PhD,可行吗?

不好说,但是大部分美国学校的ms都不适合做phd的跳板。第一,现在美国eecs的老板们喜欢招本科直博的。第二,大部分的ms都是授课型的,接触到research的机会很少。第三,天上不会掉馅饼,个人实力并不会因为贴了一个XXX学校MS的标签而改变。当然,事在人为,能够留在本校继续读phd的案例也有过,关键是个人努力。如果你已经在学校读ms想再申phd,多做research多套老板。如果你还是本科生,想走phd路线,直接申请phd,不要申ms。

2) CS现在的人好多啊,过几年做CS会不会过饱和?

有可能。但cs饱和后,其他行业就会缺人吗?

3) XXX学校是不是水校啊,招了好多人,XXX比我差远了都进了。

不要拿学校的录取难度来衡量学校的水平。XXX学校录取中国学生较为友好是我们的福气,应该感谢人家,而不应该因为人家录得多就看不上别人。美国前50的学校都是非常好的,都是值得去的。即使是前100的学校,也比国内很多学校好。录取难度和学校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大家考过GRE作文就都明白这个道理。

还有不到2个月,我将前往UW Madison展开一段新的旅程。如果有同学将来来了Madison,欢迎骚扰~

最后,祝每个人都能前往理想学校!人生过得充实精彩!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